充分利用廣蘊的可再生生物質資源用于發展生物質發電,對我國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循環型社會和經濟形態大有裨益。在國家清潔新能源政策和國家新能源發展規劃的指引下,相信隨著社會的持續關注和資本、技術、人才的持續投入下,生物質發電行業領域會得到平穩健康的發展和壯大。
一、當前制約生物質發電發展的主要因素
1、是燃料成本。生物質發電需要投入較高的燃料成本,約占總發電成本的三分之二,以補貼后0.75元上網電價估算,燃料收購價格的盈虧平衡點達到了300元/噸左右,而燃料收購價格受市場變化影響較大,極易導致生物質發電企業出現虧損。
2、是過度競爭。生物質發電受燃料供應及運輸成本影響,具有很強的屬地特性,一旦輻射范圍內出現地方保護性重復投資或原料惡性競爭,生物質發電企業將難以為繼。近年來全國各地興起建設生物質發電項目的熱潮,出現了項目跟風上馬、項目分布過于密集的現象,埋下惡性競爭的隱患,亟待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良好規劃,平衡好競爭和保護的關系。
3、是技術研發。我國在煤電技術核心裝備發展取得了較大成就,重大核心裝備已基本能夠實現自研自產。但在生物質發電技術方面較西方發達國家還存在不少的差距,尤其在生物質燃料采收、運輸、加工、儲存等專用輔助機械配套方面差距比較明顯,仍需迎頭趕上。
二、我國發展生物質發電的主要推動力
(1)經濟發展的需求。相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將消耗30億噸標煤,且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及受全球碳排放公約的制約,生物質能源的剛性需求量也會日益增大。
(2)能源安全的需求。生物質能源的應用能夠有效減少石化能源的消耗,且對環境更友好。生物質能是一種重要的可再生碳能源,作用不可替代。大力開發利用生物質能源,符合國家能源安全的發展要求。
(3)生態環保的需求。我國擁有豐富的生物質秸稈,很大部分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被當作農作物廢棄物焚燒,既形成浪費,又造成環境污染。大力發展生物質發電,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保效益均很可觀。
三、優化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的主要措施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與其它清潔能源發電相比,生物質發電存在運行成本過高、抗市場風險能力差的弱勢,需要國家的政策扶持以存發展。
(2)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加大生物質發電技術領域的科研投入,提高國產核心裝備及輔助裝備的技術水平和自給自足,縮小與發達國家先進水平的差距,是降低生物質發電企業項目投資和運行成本、提高企業贏利能力、促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根本。
(3)嚴格市場準入審批。嚴格生物質發電項目的審核,避免重復投資和過度競爭,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聯合余熱利用項目的熱電聯供模式相較純發電模式具有更好的能源利用效率,應得到更多的倡導和推廣。